首页 > 行业数据 > > 正文

长大之后才发现,有些家长就是见不得孩子高兴,网友分享引共鸣-全球快看点

时间:2023-07-02 07:01:36     来源:雅儿教育
这些年来自从有了发达的网络之后,就经常出现一些新词,而笔者听到最多的莫过于“中国式家长”这个词,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教育观念的探讨与思考。

所谓的“中国式家长”指的就是多数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,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,只关注学生的成功,忽略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,存在很严重的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的思想。

而且很多家长并不觉得这是错的,总是用自认为对学生好的方式去教育学生,从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,等到长大之后回头再看,家长所谓的“为你好”实际上是一种打压,网友的分享可谓一针见血,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。


(资料图)

长大之后才发现,有些家长就是见不得孩子高兴,网友分享引发共鸣

这位网友文章开头就说出了一个观点,直言见过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特点,那就是见不得孩子高兴,总是会在孩子高兴的时候说出做出让人扫兴的事情来,随后他就举了几个十分常见的例子。

比如带孩子去吃好吃的,看着孩子满脸期待的样子,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期待的笑容,但是家长偏偏会说上一句“这个可贵了,平时我都不舍得吃,你可别浪费”,本来挺高兴的事,听到这么一句话,什么好心情都没有了,吃东西也都食之无味。

再比如家里来客人了,孩子表现得非常好,就连客人都免不了要夸赞一下孩子懂事,但家长非得说“也就今天有个人样,平时都没人样了”,不仅当众打了孩子的脸,更让客人下不来台,纯纯找不痛快。

还有学生考了一个好成绩,满心期待着等家长夸赞,但得到的永远都是“你看谁谁谁成绩就比你好,有啥可炫耀的”,或者是“你可别骄傲,好好努力学习,要不下回该退步了”,不仅没有夸赞学生的成绩,还要用鞭挞的语言去打击学生。

这些例子听上去让人血压上涌,但也是多数家长常常挂在嘴边的话,想都没想就会脱口而出,这就是典型的打压式教育,所以才会引得网友说出那句:家长就见不得孩子高兴。

当其他网友看到这段分享之后,也引发了共鸣,甚至说出了很多充满现实的评价,大多展现着中国式家长的心态和想法,看后不免有些压抑。

网友的话很得罪人,但说出来的现象值得深思,家长真的要反省了

网友分析的各种案例,确实是在现实中屡见不鲜的,而且很可能都是普通学生都曾有过的经历,所以确实是充满了真实感。

不过将话说得那样直白且扎心,确实会很得罪人,尤其是为人父母的人就会觉得网友是在搞对立,本来学生没觉得有什么,经过网友这么一分析反倒觉得家长做得不对,更不利于教育。

可是这些现象并不是网友凭空捏造出来的,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总结而来的,笔者就是常常听家长说这些话,看似随口说出去的话,实际上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的伤害可不小,只不过家长不曾在意过,等到学生性格养成又开始怪学生没出息。

所以家长可以考虑一下自己是否也曾说过这些话,如果有的话就和学生好好沟通一下,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,真的如网友分析的那样的话,那么就应该及时自我反省,别再守着自认为对的方式去教育学生,到头来是伤人又伤己的。

“打压式”教育深入骨髓,想要转变不容易,但家长也要尝试去改变

“小孩子不能夸的,夸多了就会骄傲自满的”这是很多家长挂在嘴边的话,所以“打压式”教育已经深入家长的骨髓,从老一辈到现在的年轻家长,多数都受到这种思维的影响,想要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但家长也要尝试着去改变。

没有人愿意听别人数落,家长都是如此,那么心思单纯的学生更是如此,或许一两句夸奖不能够让学生轻易迎来成功,但是贬低却能轻而易举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。

所以笔者觉得或许家长无法摆脱“打压式”教育的思维,但是在否定的话说出口之前要过一遍脑子,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和鼓励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,哪怕夸奖完了再提出整改意见,也好过直接否定孩子的表现好得多,千万别让孩子在充满否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。

【笔者寄语】“中国式家长”是普遍现象,但是依然会有家长愿意做出改变,只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改变,那么倒不如从夸奖开始,平时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,该夸奖就不吝啬你夸奖的语言,该教育的时候就严肃教育,张弛有度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,这个尺度的拿捏和控制要靠家长去自己摸索,但大方向对了就不会差的。

话题:你如何看待这种教育思维?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冰洋评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